她把北大学子讲懵了:你们为什么活得无趣

  • 来源:     作者: Admin    时间: 2015/1/18 11:16:00    点击率: 7297
  • 关键词:
  • 摘要:
  • 她的演讲如同棒喝:“事业还没有开始,人生就如此无趣。”“你们这些高分的宠儿,比起你们那些没有考上北大的同学,你们少了反抗,少了天真,少了活泼……少了分数外的许多最宝贵的东西。”她建议:不要再听那些冷漠者的知识。而要寻求怎样“生动活泼地活下去”。


    张曼菱(1948-),女,汉族。云南昆明人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。独立制片人和导演,职业作家;大陆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。


    本文是2014年3月29日张曼菱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实录,张曼菱先生犀利独到,观点极具穿透力,值得您耐心读完——



    同学们,感谢你们来听讲座。今天天气好,又是周末,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。


   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,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,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等等。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《西南联大行思录》,里面全都是西南联大人的口述历史,基本上是小故事。很有趣,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。


    然而,看见你们坐在这里,眼睛里带着迷茫,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。我忽然改变了主意,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,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。


    我说的远,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,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。


    你们坐在这里,号称是北大学子,然而,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,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。所以,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。


    西南联大的学生,他们穿越战火,悲歌向前,读书救国。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。而你们,虽然头顶名校桂冠,你们只是“被动成长”和“成功压抑”的产物。


    我今天如果讲故事,对我很容易,可以煌煌万言,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,还做了纪录片。而听故事,对你们也不难。你们都是考试冠军,否则进不了北大。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“知识”与历史一样,转眼就背得烂熟。


   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?


    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,如此而已。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。如此而已。


    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,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。我们,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。就是说,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;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,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。


    我们之间是生命的呼吸和延续,校园精神的传递的关系。


    此来北大,我的初衷是要打动你们,打动你们的思想。而不是又增加一点你们的积累,你们的“知识包袱”。


    所以我决定不讲故事啦,我要讲一点我的思想。这些思想并不系统,但是鲜活,现实,能够触动你们,能够触动社会。


    我从来认为,那些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之类,是最没有用处的,有用的只是细节,具体的环节。这在哲学上是有一派的。


    用几个观点,来传播我给你们讲的思想,我不管它能不能形成“系统理论”,我相信它能进入你们的灵魂。因为它是没有人对你们讲过的。


    压抑的胜利


    你们坐在这里,你们考入了北大,但我并不认为,你们就是天之骄子,就是精英。说实话,我认为,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种因素,那个分数,其实并不是那么光荣,那么有力量,那么有积极意义的。


    相反,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。


    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,聪明,用功,有天才,有前途,你们才坐在这里。


    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,配合压抑,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,老师和家长配合,服从,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,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,是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,使你们得了高分,进了北大。


    • © 2014   西安艺大美术培训学校     Email: yida@yidams.com
    • 通信地址: 西安市含光南路91号(美院斜对面)    邮政编码: 710000
    • 联系电话: +86-029-87563988 13359246571 13389274909    传真号码: +86-029-87563988
    • Support:Mitesoft     陕ICP备2020014864号-1